囊胚指的是内部产生囊胚液、囊胚腔的胚胎,囊胚中所有细胞都没有开始分化,形成囊胚之后胚胎才开始出现分化。
囊胚培养是胚胎体外培养的终末阶段,它通常形成于卵子受精后的第5-7天。自然状态下,人类胚胎以囊胚的形式植入母体,这样能获得更高的胚胎植入率。
一般说的囊胚培养,也就是延长胚胎培养时间,将劣质的、有缺陷的胚胎淘汰掉,然后选取优质的胚胎进行移植,囊胚的着床能力,平均一颗可达到20%~30%,植入两颗,着床怀孕率可达到四至五成。
不过,由于囊胚培养是需要新式的培养液以及纯熟的胚胎培养技术,同时,还需要经验丰富的临床团队,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开展此项技术。这里也建议不孕不育患者应当选择有一定资质、经验以及技术能力的医院进行囊胚培养及移植。
2养囊有什么优点1、更符合生理状态
在生理状态下,融合前的胚胎在输卵管中发育,融合后的胚胎在宫腔中发育至着床,而输卵管与子宫的环境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子宫可以支持胚胎、原核期及卵裂期胚胎的发育,但自然正常情况下胚胎不可能在第4天以前到达子宫。
所以,融合前将胚胎移植入子宫将使其面临与正常情况下不同浓度的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胚胎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这必将降低胚胎的活力。
2、利于胚胎发育潜力的评估与移植胚胎的选择
控制性超促排卵导致在一个试管周期中能得到数个胚胎,在进行胚胎移植前,无论是原核期、卵裂期还是囊胚期胚胎,都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胚胎进行选择。
所以,培养5-6天后,可更准确地选择植入能力强的质量好的胚胎。胚胎融合的意义还在于它表明第一代转移性上皮的产生,在此之后胚胎能够更好地调节其细胞内生理机能,提高了对PH的缓冲能力和对渗透压的适应性,总之,融合后的胚胎能更好地耐受环境。
3、减少胚胎暴露于激素刺激后宫腔环境的时间
经过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后的子宫环境与自然状态不同,其对胚胎发育的支持不如自然情况。胚胎与这样的环境接触越长,越需要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并继续发育,越需要适应环境,其活力越受影响,而囊胚移植使胚胎与超促排卵后的子宫环境接触时间缩短;4-8细胞期的胚胎移植,是在取卵后的第2天或第3天进行。
但事实上,此时的子宫环境尚未从先前促排卵药的刺激中恢复,且孕激素的作用时间还不够长,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和着床,而在取卵后的第5天或第6天进行胚胎移植,子宫的接受度比较高;子宫腔内温度比输卵管内高,早期胚胎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较差,而囊胚期的胚胎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较好。
因此在囊胚期时移植,胚胎的存活率较高;而且随黄体期的进展子宫的收缩逐渐减少,减少胚胎被排出的机会,有利于妊娠率的提高,考虑到子宫营养环境和子宫收缩活动减弱,子宫与囊胚有更好的同步性,能提供一个比输卵管更适合的环境。
3胚胎等级高养囊就容易成功吗其实并不是胚胎等级高养囊就容易成功,只是胚胎等级与养囊成功有关系,并且养囊成功并不是只有胚胎等级而决定的。就算你要养囊也要达到一定的养囊标准了才可养囊。
1、生殖中心技术先进
根据囊胚腔的大小和是否孵化,将囊胚的发育分为六个时期。
1期:早期有腔室囊胚,囊胚腔小于胚胎总体积的1/2;
2期:囊胚腔体积大于或等于胚胎总体积的1/2;
3期:完全扩张囊胚,囊胚腔完全占据了胚胎的总体积;
4期:扩张囊胚,囊胚腔完全充满胚胎,胚胎总体积变大,透明带变薄;
5期:正在孵出的囊胚,囊胚的一部分从透明带中逸出;
6期:孵出的囊胚,囊胚全部从透明带中逸出。
处于3至6期的囊胚,还需对其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进行质量分级。
内细胞团分级:
A级,细胞数目多,排列紧密;
B级,细胞数目少,排列松散;
C级,细胞数目很少。
滋养层细胞分级:
A级,上皮细胞层由较多的细胞组成,结构致密;
B级,上皮细胞层由不多的细胞组成,结构松散;
C级,上皮细胞层由稀疏的细胞组成。
以上其实还有D级的划分,不过D级的质量一般不会采取使用,所以只谈到C级。三个数字结合起来就能大概知道囊胚的形态。
囊胚等级与怀孕率
试管胚胎的等级质量与是否能成功怀孕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以下是对于怀孕率的判定等级:
1Grade1,囊胚腔小于总体积一半,怀孕率达20~30%;
2Grade2,囊胚腔大于或等于总体积一半,怀孕率达30~40%;
3Grade3,囊胚逐渐在扩展,怀孕率达40~50%;
4Grade4,囊胚完全扩张,怀孕率达50~60%;
5Grade5,囊胚从透明带逸出一部分,怀孕率达60~70%;
6Grade6,囊胚从透明带逸出,怀孕率达60~70%。
由此可见等级越高、质量越好的胚胎移植后其怀孕率越高。不过最终是否能成功怀孕还有其他因素影响。
标签: